三峽日報訊(記者梁劍)10月22日,位于枝江市姚家港工業園區的宜昌聚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新廠正式建成投產,成為宜昌啟動沿江化工產業專項整治和轉型升級行動以來,首家投產的搬遷入園化工企業。
這個集水處理藥劑生產銷售、危險廢物收集處置及利用、污水工程建設、污水項目運營及污水處理技術開發于一體的科技型專業環保公司,原廠位于沿江一公里范圍內,主要利用其他化工企業的廢酸,生產用于污水處理的絮凝劑產品,實現“以廢治廢”。
“我們把搬遷作為轉型升級的機遇,推動了產品升級、工藝升級、設備升級、管理升級。”聚龍環保公司董事長胡朝輝介紹,公司搬遷轉型項目占地35畝,投資1.2億元, 2018年12月啟動建設。和搬遷前相比,新廠區生產線由2條擴充至5條,廢酸資源化利用能力由1.6萬噸提升至10萬噸,利用上游廢酸的種類和生產的下游產品種類均由2種增加至6種,預計年產值由2300萬元增至1.6億元,增效6倍。
根據測算,姚家港化工園區預計每年將產生多種類的廢酸約15萬噸。為實現園區廢酸處理全覆蓋,率先搬入園區的聚龍環保公司還將建設1000平方米的廢酸資源化利用預處理車間。
在通過搬遷提升“用廢”能力的同時,該公司產品的“治廢”水平也得以提升。一方面,其產能由搬遷前的3萬噸提升至22萬噸,產品應用范圍由工業污水處理拓展至自來水處理,成為湖北省******的水處理絮凝劑生產企業。另一方面,企業工藝升級,將12項自主研發專利用于新設備,可幫助工業企業將污水處理藥劑成本降低70%以上,處理后的污水COD 去除率提高80%以上。
“聚龍環保率先搬遷投產,為其他化工企業入駐園區打下了堅實的環保基礎,標志著宜昌化工產業轉型進入新階段。”宜昌市經信局局長丁慶榮介紹,2017年8月,宜昌啟動134家化工企業“關改搬轉”,計劃關停34家,就地改造57家,搬遷入園36家,轉產7家,將過去的12個化工園進行搬遷整合,打造枝江姚家港化工園和宜都化工園“兩個優化提升區”一流的化工園區,全力消除化工企業“村村點火、戶戶冒煙”對長江生態環境帶來的威脅。
經過兩年多努力,宜昌化工企業關停、改造、轉產工作已進入尾聲。聚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新廠投產后,另35家化工企業按計劃到2025年將全部實現搬遷入園。